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以前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个师兄很有异性长辈缘。
 
问他原因,他说很简单,和年长一点的女性,就聊她孩子就好了,这是她最开心的话题。当时,年少无知的我,觉得还蛮有趣的。
 
结果,过了多年,我发现这个规则不仅对于女性有用,对于男性也有用,甚至不需要主动提起,大家都在聊孩子——只不过,这个时候,孩子往往成为头疼的话题。
 
1
 
我的一些朋友,事业有成,平时也志得意满,但是说起正在上学的孩子,只能无奈挠头,头发都能当场挠下好几根。
 
鸡娃成为都市软阶层的核心词。爱马仕包算什么,孩子培训班一年可以买几个,问题在于,育儿,不是简单花钱就完事的。
而且,对待教育,父母的投入往往是不对等的,母亲往往更关注,也更容易受到焦虑困惑。
 
我最近和一个熟人聊天,他名校毕业名校留学名企工作,学习能力非常突出,是那种一边打电话一边玩游戏同时还能上课随时跟上进度,妥妥别人家的孩子。
 
对于这样的学霸,他的孩子就显得有点普通了。他也看得开,这就是传说中的均值回归。我接着问,那么你太太呢?他沉默了下,说,她很挫败,原因很简单,因为她付出更多。
 
这不是个案,最近看到一些新闻,都说年入百万资产千万的家庭,在教育身上都有重大挫折感。尤其,不少白骨精妈妈抛弃好工作全职带孩子,却发现全职妈妈需要的知识,比起白骨精时代需要更多。
这不是中国的极端情况,在海外,其实也不少。好的教育,不仅稀缺,而且需要更多投入,这导致为人父母,逐渐变成一个全职也感到沉重的工作。
 
而随着全职妈妈或者爸爸的日渐争夺,导致还在上班的父母感到更多压力。这就是一个不断升级的竞赛。
 
2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问题是,在一个当下变动社会的社会,父母的知识就一定足够了么?
 
在多数人类社会,尊老是个社会共性,这不仅是美德,更是深层次的原因——因为在过去的社会,变动很慢,老人意味着经验多,尊重老人,也是在尊重老人背后的集体社会知识。
 
至少我和身边同辈人来看,上一辈父母给的很多建议,其实并不高明,原因很简单,父母的经验,不得不局限于他们的生活经验,而他们的生活,在过去的年代,又不得不狭小。
 
不仅中国如此。日本算是最看重长辈的社会,也有变化。我最近和一个日本妈妈聊天,她也感叹,确实以前社会,经验都是听年长的人就完了,现在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快,年长的人,不得不和年轻人学习。
 
父母如果自己不保持学习,其实不仅不能指导孩子,也没有办法跟上社会。
 
有个社群朋友在面试徐瑾私塾的时候就说。他就说,买了学区房,孩子才几岁,但是也开始焦虑了,单单孩子的外教班就是6位数。徐老师你推荐《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我读了,这个阶段就很有感触;他说,一年能推荐一两本这样能读进去的书,就很有意义了。
 
确实,在关键时刻,打开一个思路,就是一个多一道门和窗户。面对教育,焦虑很正常,但是焦虑之后呢?
 
3
 
焦虑很正常,因为教育中,父母确实很重要。在孩子小时候,父母是孩子的天花板,随着孩子成长,父母要成为孩子的阶梯。
 
教育既然是竞赛,就需要选好赛道,问题在于,你选的对么?千军万马的独木桥,多数人只是陪跑,未必适合所有人。
 
徐瑾经济人社群另外一个姐姐,育儿经验也有很有趣。她是单身妈妈,条件并不优厚,也不认同鸡娃教育,她日常也抛开家长群的信息,更多自己去寻找方向。
 
在和孩子商量之后,大概初中就确定去日本留学,这样大家都能接受,而且少了很多折腾。疫情稍微和缓,日本一放开签证,孩子就去日本了。
 
在上海,我们一起吃了饭,虽然初次见面,但因为在社群已经认识多年,聊得很开心。席间,她谈到孩子想学教育,但是没有方向。后来,我介绍了一位京都大学教育学博士给她——据说是国人在京都大学第一个教育学博士,经验为人都不错,显然不是一般的留学中介或者语言学校老师价值可以比拟的。
 
其实很多时候,比的就是信息,很多人热衷的家长群,其中所谓信息,往往只会加大无用情绪与效率。你不知道比起你不努力的情况,多太多。太多信息没有用,关键信息更有效。
 
直白地说,当下谈到很多年入百万家庭,其实说来光鲜,其实都是软阶层家庭,多数是靠考试做题,成为第一代软阶层一员。
 
很多人会归因自己的努力和成功,但是这背后有更大趋势。大趋势在于,他们成功不仅是自己的努力,更在于中国经济腾飞和外企的进入,这是一两代人的机遇,并不是不少人的成功。
 
多数软阶层的焦虑在于,我起点那么低,凭借自己多年努力,获得了和很多人一起鸡娃的机会,为什么我的孩子,起点更好,我的投入更多,为什么不能获得更好的成就?
 
还是一样的答案,看不见的大趋势。随着全球化的放缓经济的低迷,未来年轻人的机会,注定不如上两代人。
 
所以,人,不要把自己的幸运,当做理所应当,也因此去要求孩子,这样只能徒增焦虑和矛盾。就像一位长者说过,“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4
 
也正因此,就像我在新书《趋势》所谈的,软阶层要认清楚趋势,降低预期,才能做出更务实的计划。
 
《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也指出,全球教育都在变,中美教育都要求父母对于时间投入更多。
 
这种情况,整个社会必然过度竞争,所谓重复竞赛,或者内卷如何破局?
 
症结在于,选择太单一了,增加选择的丰富性,从社会和个人角度,都是有益的方向。
 
公共政策的方向,必须降低单次考试对于人生的影响——简单说,不会因为上了一个好大学就认为衣食无忧,而高考失误就抱憾终生。
 
这个趋势已经在发生了,毕竟我们谈教育,不仅仅是谈文凭其实是希望培养解决问题的人。
 
最近有个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中。有个女孩梅桢,最开始很多人关注。她19岁本科毕业,拿到澳洲律师资格,北京大学连读硕博,看起来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最终胜出,不是她而是别人——这个胜出者,在很多人眼中,是家庭和学历都比不上她的李浩源。其实,李并非没有优势,那就是善于观察总结。
 
从增加选择角度,个人角度又该如何?教育,已经成为家庭的军备竞赛。这意味着是一场战役,从经济学讲,大家都资源有限,需要有效产出。
 
因此,不是要在每一个战场的都要胜利,尽早确定自身方向和优势,会更明智。另外一个徐瑾私塾申请者,就很明智。
 
他来自西部,但是因为早年做过老师,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很上心。但是他的上心,不体现在鸡娃孩子,因此他孩子高中更多放养,但是他自己喜欢读书,也很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自然,天下没有太多奇迹,孩子本科不算以一流。但是选择的时候,选择了东部高校,专业也不错,孩子本科毕业后也留学,现在回来工作也不错。可以说,他们父子,在尽可能的资源下,做出了最好的选择。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的父子关系类似朋友。无论孩子志愿、留学还是工作选择,他更多是建议,但是孩子给出的选择,往往事后证明不错;对于孩子的决定,他即使有的选择最开始不同意,但是也最终也逐渐支持了。
 
比如如何和孩子互动,背后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上面西部爸爸的事,我听了很有触动,也邀请他有机会和社群成员分享一下。
 
这样的亲子关系,让人羡慕;更重要的是,这样教育的孩子,只要起点不是太差,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高出同辈,以后可以走得更远。
 
为人父母,并不简单,家长责任,不是鸡血就可以。徐瑾经济人社群有个两个孩子的家长就强调家长的定力——“本来孩子只是观众,非要拉去比赛,可能孩子喜欢跳远,非要拉去跑步,还打针兴奋剂”。
 
确实,教育内卷的主角,说到底是父母还是孩子?真正负责任的父母,并不体现在努力鸡娃,而是更有效规划孩子未来道路——这一点,也是选择比努力重要。
 
长远来看,教育竞争是长期竞争,父母的高度,决定孩子的未来。换而言之,与其硬逼孩子,软阶层自己进步,也许有效产出更高;毕竟,还是前面那句话,在孩子小时候,父母是孩子的天花板,随着孩子成长,父母要成为孩子的阶梯。
 
人生,最终是长跑。
 
话题:



0

推荐

徐瑾

徐瑾

278篇文章 2年前更新

青年经济学者,经济人读书会创始人,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专栏作家。 微信公号《徐瑾经济人》(econhomo)主打人文与经济的分享,近期出版《不迷路,不东京》、《白银帝国》、《印钞者》、《凯恩斯的中国聚会》、《中国经济怎么了》、《有时》等,多次入选“最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等评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