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此前推荐了孔飞力的《叫魂》,不少朋友觉得不错,其实关于中国古代,海外汉学家有不少研究,今天推荐一本《山东叛乱》,是对白莲教一个案例研究。这是韩书瑞作品。汉学家的研究,曾经被仰视,最大优势还是给出与中国传统史学不同的视角与框架,善于利用材料讲故事也是优势。

 

介绍下韩书瑞(SusanNaquin),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主任、历史系教授,代表座有《山东叛乱:1774年的王伦起义》、《北京:庙宇与城市生活》、《千禧年之乱:1813年八卦教起义》等。

 

白莲教与王伦之死

 

作者:青年学者徐瑾

来自微信公号《经济人》(econhomo)

 

 

两百多年前的1774年,正是乾隆三十九年间。

这一年和珅在历史上还渺无踪迹,《四库全书》馆开张一年有余,一切看来依例海内升平;直到这年秋天,康乾盛世的完美幻相出现了一丝裂纹,这道微小却致命的裂纹被认为拉开了帝国衰败的大幕。 

是年八月二十三日,山东寿张农民王伦带领四千民众起义,这帮白莲教男女一路浩浩荡荡,杀死临近三个县的地方官员,聚集了上万之众,甚至占领了重要城市临清。随后,和大部分起义一样,随着内部领袖的意见分歧,清廷赢得机会镇压,王伦等人自焚而死。 

咋眼看上去,王伦的故事并不特别出奇,毕竟山东等地在康熙年间就开始有不少白莲教叛乱。不过,细细深究下来,以往我们习惯分析农民起义的压迫、剥削等等常规思路来看,则可能很难解释这个故事:1774年,当地并没有严重的天灾,不存在饥荒,造反无疑缺乏群众基础;同时王伦的父母官日后被判乱者也认定“是一名好官”,事发后王伦起义军也与其他白莲教联系松散,是什么使得年过四旬、五短身材、家境殷实的王伦放弃日常安稳生活,依然选择一种在今天看来有些飞蛾扑火的爆发行为 ? 

或许是抱着相同的疑问,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教授韩书瑞试图在《山东叛乱:1774年王伦起义》给我们勾勒出一些新的图景。与中国历史学者不同,韩书瑞更为强调从历史场景解释地方动乱。在深入王伦自身和他的教派组织之前,她强调关注焦点在山东西部特别是寿张的环境,力图从地方史的角度考察出推动王伦起义的社会结构与区域生态来解释,这与裴宜理等西方学者路径相同。 

寿张属于山东西部地区,位于大运河和卫河之间,在历史上此前一直名不见经传,在历史上取得功名的人数也较其他县少得多,使得寿张疏离于正统意识形态与精英权利之外。无形之中,白莲教的观点与组织成为一种替代品,充满诱惑力,为个人提供分享价值观的机会,使得当地民众产生前所未有群体感与成就感,韩书瑞认为起义也许来自信仰,而非社会危机

“真空家乡,无生老母,神仙护体,刀枪不入”,近千年来,白莲教的故事一直在中国历史书卷中隐约出没,不过总是一闪而过。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知名女学者,韩书瑞与中国邂逅却源于与历史关系不大的文学家赛珍珠,而她在台湾的游学经历使她成为最早利用清朝档案的美国学者之一,她在研究中发现两个现象:“第一,没有人研究宗教;第二,宗教在中国社会不重要。” 

冥冥之中,一切都把她推向研究白莲教等中国宗教的神秘大门,她的博士论文就是《中国的千禧年叛乱:1813年八卦教起义》,她最终选择了通用宗教来研究中国社会,这样的视角再加上她对历史材料的挖掘,使得她占有中国研究一席之地,成为魏斐德与孔飞力等人之后的大家。 

韩书瑞一向被认为擅长利用材料讲故事,这本书中她也充分调动诸多材料,从目击者的叙述、叛乱者的口供及官方奏报等多方面进行历史还原。大师陈寅恪曾言 “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对韩书瑞而言,她无疑能够运用新材料,也力图讲出新问题,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些不同于既定思维下的思考范式,虽然这本书被人认为有些笼统不连贯,但或许正来自问题本身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是头领的领袖气质号召追随者?还是白莲教给予了寿张农民以进入正统的诱惑?抑或秘密教派中的“末劫”思想引发滔天激愤?……当我们越回溯历史的源泉与本质,就难免越加困惑。掩卷沉思,这场一触即发的群体运动仍旧暮霭重重,这或许源于中国白莲教现象背后驳杂百态,王伦的“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的命运也如是。 

《山东叛乱:1774年王伦起义》

江苏人民出版 2008-09-01

 

 

《经济人》:经济与人文路口

近期出版《印钞者》

 

话题:



0

推荐

徐瑾

徐瑾

278篇文章 2年前更新

青年经济学者,经济人读书会创始人,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专栏作家。 微信公号《徐瑾经济人》(econhomo)主打人文与经济的分享,近期出版《不迷路,不东京》、《白银帝国》、《印钞者》、《凯恩斯的中国聚会》、《中国经济怎么了》、《有时》等,多次入选“最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等评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