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01
 
《形而上学俱乐部 : 美国思想的故事》
 
作者:[美]路易斯·梅南
 
译者: 舍其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5
 
书籍分类:哲学/心理学/宗教
 
科学(生物学/心理学等)
 
历史/人物/社会
 
-推荐语-
 
这本书的汉译封面写着:“思想是一种怀疑,而不是意识形态”。作者凭借此书获得第86届普利策奖最佳历史类图书。译者的译笔值得赞扬,即使总会有些地方值得进一步打磨。个人判断,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偏历史)远胜于后半部分(偏哲学),也许因为作者更长于历史。这本书的副书名是“美国思想的故事”,确实值得重视,现在“现实主义”是一种更易获得关注的态度,但是,美国端于皮尔士的“实用主义”传统,为“现实主义”注入了更新鲜的血液。华东师大出版社2017年才出完实用主义这一脉的《杜威全集》。
 
可喜的是,今年以来,国内已经出版了皮尔士两本文集,一本是《Chance,Love and Logic(偶然、爱与逻辑)》,我从未想到竟被译成《如何形成清晰的观点》出版,登上过万圣书园畅销榜前十,尽管译笔一般,但聊胜于无。另一本更专业,《推理及万物逻辑:皮尔士1898年剑桥讲坛系列演讲》,译者倾数年之力翻译而成,值得钦佩。塔勒布曾有几分调侃道,波普尔还在用尿布的时候,皮尔士就已经想出了类似“证伪”的方法。
 
回过头来批评《形而上学俱乐部》,作者对于皮尔士的理解还是有点封闭。要知道,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计划出版的8卷本“皮尔士文集”,至今还有第七卷尚未出版,其中第一卷首版于1982年,但是互联网上没有电子版流传,我前天才拿到越洋寄回的实体书,才开始看。皮尔士认同黑格尔,而黑格尔的一大名言,核心概念的展开就是理论本身,所以,哲学思想与思想史,实为一体。但是,作者即使对于历史考证有佳,但对于思想的历史,思想史,感悟稍嫌不足。这一点上,我也更认同,“越是具有根本重要性的思想,越要等待跨越时代的对话,以彰显其重要性。”从皮尔士著作及相关研究的出版情况来看,他依旧在等待,不过,在和他跨时代对话的人会越来越多。
 
——推荐人:黄小骑
 
经济人读书会书友
 
02
 
《穿透: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
 
作者:严飞
 
出版社: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20-11
 
书籍分类:历史/人物/社会
 
-推荐语-
 
不管是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还是现实所处的真实环境,2020都是充斥着动荡和不确定性的一年,新冠疫情让我们看到人类的脆弱。对于我们每个普通人来说,我们并没有参与历史的改变,而是被迫的被裹挟进了历史的转折。而社会学将是告诉你,社会做了什么,而你又该做些什么。因此,大家对于社会学的需求也在悄然增加。
 
清华大学社会学家严飞,将当下中国实际与经典社会学理论相结合,引导读者以社会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生活的世界,重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每一个感到焦虑的年轻人,提供一些思考与答案。
 
——推荐人:严飞
 
经济人读书会书友、清华大学社会学家
 
03
 
《论法治与德治: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内在观察》
 
作者:梁治平
 
出版社:一頁folio|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10
 
书籍分类:政治/法律
 
-推荐语-
 
看完了不知如何评价的一本书。书的主体其实是两篇长文,前一篇(2015)局限于中共改革开放以来法治运动的实践,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这个概念内部张力的现实根源,以及法治如何在现行政治制度框架内实现的可能性;后一篇(2010)将中国建设法治的努力放到更为长远的历史时段中去看,将当代中国法治实践的曲折和复兴看成是晚清以来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连续性努力的一部分,是一个“现代性事件”。两篇的副标题中皆有“内在观察”的限定,表明作者更多是从具体的经验性层面而不是规范性层面论述中国的法治现代化运动,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从中国现实出发,由社会行动者自己提出的主张入手”。但对比两篇来看,写于2010年的旧文明显包含更多的规范性内容,而排在卷首的后写的那篇才更符合作者自己限定的“内在”“现实”视角,这里面的变化其实很有意思,可能在作者看来这是其自身理论思考路径的自然进展,是一种更务实更审慎的关怀,但其实可能也折射出当视角越发切近时某种不得不的后退与妥协。在我看来,书里最具启发性的地方在于“引入社会之维”(释放社会主体的自主性)重新焕发“德治”的可能性。
 
——推荐人:孟凡礼
 
经济人读书会书友、著名译者
 
04
 
《拒看新闻的生活艺术》
 
作者:魯爾夫.杜伯里、
 
艾爾.波丘 (插畫)
 
译者:鐘寶珍
 
出版社:商周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0-03
 
书籍分类:经济/金融/投资
 
哲学/心理学/宗教;历史/人物/社会
 
-推荐语-
 
杜伯里被誉为当今欧洲最出众的思想家之一。他在本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新闻产业的商业模式就是需要不断制造焦点。读者得到的东西不再全是“重要的新闻”,而仅是被包装成重要事件的“新的新闻”而已。其次,新闻产业的运作模式需要争夺新闻消费者的关注力,因此会尽可能让我们去分心。更可怕的是,我们不知不觉就成为了被新闻操弄的对象。越来越多精准投放的新闻热搜、植入广告和公关洗白文稿,让被操弄的我们以为是在了解真相,其实只是看了一堆垃圾广告。
 
对读者来说,现在的新闻无法帮助我们进行有深度的思考。新闻的时效性很多时候是以舍弃深度理解为代价的。财经新闻记者们喜欢提供感觉很有道理的“伪故事”:他们不会说“股市下跌了1%”,而是“因为X,股市下跌了1%”。而X通常是一些老掉牙的因素,比如预期盈利变动、担忧欧元汇率、就业市场数据公布、央行的某个决策、两位总统握手致意等等。简短的新闻往往就是把这样简化扭曲的信息传递给我们,是否反映真实则沦为其次。新闻还会加大我们对真实世界的错误认知。新闻所表现出的简单性会让我们误以为更加了解这个世界,从而高估自己。
 
从健康角度看,负面的新闻会让我们变得忧郁和焦虑。99.99%的新闻事件都在我们影响力范围之外,加重我们情绪上的无力感。哪怕我们想停下来去健身房跑步,或是坐在沙发上读一本有趣的书,但却在手机上流连忘返,让新闻带来的压力削弱我们做重要事情的意志力。
 
不看新闻会错过重要的事吗?不会。我们可以回忆一下,近期有哪一条新闻是假如我们没读到,生活就变得更糟糕了?假设真的有,那么在读到这条新闻前,估计一下我们的大脑得先消化多少垃圾新闻。
 
也许做不到完全拒看新闻,但杜伯里提出了一些建议:当不确定某篇新闻是不是在扯淡时,没错,它就是在扯淡;多读特定主题的长篇文章、书藉和专家讨论;将新闻摄入量缩减,例如一周看一次《经济学人》和《金融时报》的社论、《纽约客》《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外交》;每月预留半天时间,逛一家大书店;固定与不同专业领域的人见面,一起吃午餐。
 
杜伯里,预言未来新闻的发展趋势只会更加泛滥、更加无所不在、更了解我们的喜好,以及更加脱离事实真相。因此,我们要在大脑还有力量对抗这些趋势之时,及早意识到新闻的危害性,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推荐人:熊惟博
 
经济人读书会书友、经济学者
 
05
 
《不安的变革》
 
作者:[德]阿希姆·瓦姆巴赫 /
 
[德]汉斯·克里斯蒂安·穆勒
 
译者:钟佳睿 / 陈星 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9
 
书籍分类:科技/IT/互联网
 
-推荐语-
 
分享了德国发展数字经济的经验,尤其是如何保证大众福利的观点,很有借鉴意义。
 
——推荐人:吕开颜
 
经济人读书会书友、澳门大学学者
 
06
 
《人类大瘟疫》
 
作者:[英] 马克·霍尼斯鲍姆
 
译者:谷晓阳、李曈
 
出版社:新思文化|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20-05
 
书籍分类:历史/人物/社会;
 
科学(生物学/心理学等)
 
-推荐语-
 
这本书的原版副标题叫“一个世纪的恐慌、歇斯底里和狂妄自大”,能看出来瘟疫故事的中心是人而是病。作者引用萧伯纳的话,“一种疾病特有的微生物不一定是它的病因”,提醒我们应该关心传染病爆发的环境和社会诱因。环境失衡,官僚体制,传统观念,我们要面对的永远不只是病毒,还有我们所有的历史。
 
——推荐人:沈大园
 
经济人读书会书友、资深出版人
 
07
 
《把自己作为方法》
 
作者:项飙、吴琦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7
 
书籍分类:历史/人物/社会
 
-推荐语-
 
非常注重反思性,可说是项飙对自己、对中国多年思考的结果,这并不是给出一套真理式的结论,而是给出一些方法。看似奇怪的一点是,他其实着眼的视角是“在世界格局下中国的意义”,而本书在国内出版,却很容易被人理解为是在谈国内的现实,这种语境的错位,很容易让它被误读。当然,对他的结论可以不赞同,本来这里最有价值的也是那些方法。
 
——推荐人:维舟
 
经济人读书会书友、专栏作家
 
08
 
《公共哲学》
 
作者:[美] 沃尔特·李普曼
 
译者:任晓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10
 
书籍分类:政治/法律
 
-推荐语-
 
李普曼这本书开笔于二战之前,成于二战之后,深刻反思世界经历的大战和极权灾难,诊断西方自身之疾患,重返西方自古以来“更高级的”自然法传统,呼唤作为此岸世界之约束的一种具有超越性质的公共哲学的复兴。经历二十世纪左右极权的灾难之后,回头再来看李普曼意在回归超越功利主义而又不彻底迷于超验的公共哲学传统的呼唤,大概会对我们理解当下的处境有不可替代的参考意义吧。
 
——推荐人:孟凡礼
 
经济人读书会书友、著名译者
 
09
 
《破茧:隔离、信任与未来》
 
作者:施展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12
 
书籍分类:历史/人物/社会
 
-推荐语-
 
“破茧”这个主题是对前些年“公共空间”问题的回应:由于公共空间被挤压、消失,导致社会无法通过在这一空间中的理性对话达成共识,这形成了一个个孤立的“茧房”,但像新冠疫情这样的特殊事件,又促使人们破茧,不同观点之间激烈碰撞,却往往陷入鸡同鸭讲的困境。只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才能看清我们的出路。
 
——推荐人:维舟
 
经济人读书会书友、专栏作家
 
10
 
《AI联结的社会》
 
作者:[日]福田雅树 / 林秀弥 / 成原慧
 
译者: 宋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8
 
书籍分类:科技/IT/互联网
 
-推荐语-
 
虽然这是一本论文集,但是里面的内容与当今潮流非常接近(起码对读者本人来说),而且也可以从中了解日本学界是如何看待AI发展。书友们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挑选不同的题目,不一定要看完。
 
——推荐人:吕开颜
 
经济人读书会书友、澳门大学学者
话题:



0

推荐

徐瑾

徐瑾

278篇文章 2年前更新

青年经济学者,经济人读书会创始人,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专栏作家。 微信公号《徐瑾经济人》(econhomo)主打人文与经济的分享,近期出版《不迷路,不东京》、《白银帝国》、《印钞者》、《凯恩斯的中国聚会》、《中国经济怎么了》、《有时》等,多次入选“最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等评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