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首发FT中文网 徐瑾经济人专栏
 
我们每天都在和货币打交道,它是如此普通却又如此强大,以至于可能每个人在某个瞬间都会浮上一个问题:货币到底是什么?货币是如何起源的?
 
有人就在公号《徐瑾经济人》提问,“我一直困惑我手里的这张纸,它来自于哪里,有什么意义,如何对应商品与服务的,如何决定很多人的命运的”?
 
大哉斯问,因为货币其实不容易理解,有句老话说,因为恋爱受愚弄的人,还没有因钻研货币受愚弄的人多。
 
在一部名为《货币》的纪录片中,导演李成才在记录片开始,曾经如是不失文艺地给货币下定义:“她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泥板,她是黄河远古文明用于交易的贝壳,她是小亚细亚吕底亚王国的黄金,她是意大利佛罗伦萨古老银行家族的徽章。
 
她是欲望的载体,她是交换的工具,她是我们最熟悉的,却也是最陌生的——她,就是货币。”
 
事实上,货币不仅能操纵个人的命运,也可以主宰国家的前途。
 
货币是人造的神迹,也是世界的隐形血脉,金融的实质在于货币的流转,甚至与文明传承共舞。
 
要回答货币是什么,我们可能需要借助历史,去看看货币的起源。
 
中国老祖宗其实很机智,很早认识货币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
 
汉代的《汉书·食货志》已经这样说了,“《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
 
其中的货,就是货币,“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
 
可见,古人很早就意识到,货币是生民之本。
 
而“富民之本,在于食货”“厥初生民,食货惟先”等说法,在历朝历代文献之中也屡见不鲜。
 
现代国学大师钱穆也强调货币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性,“城乡如何联络,农商如何交流是一大问题,其中货币起了重要作用。中国早期的货币是黄金与钱币,至清代一直盛行。”
 
其实黄金在市面流通并非常态,按照经济学家千家驹的看法,货币是两种东西,在周礼之中写过九贡,货贡指珠贝,币贡指皮帛,而这些物件在不同时间都曾作为货币流行过。
 
从货的古老写法来看,货币就是被认为是北和贝的组合,而贝在不同文明都有曾被认为早期货币的始祖,这一造字还是比较形象,《说文解字》也说,“货者,化也。变化反易之物。”
 
到了现代,经济学家对货币功能的定义通常有三种:交易媒介、价值尺度和价值储藏手段。
 
基本上,所有的经济学教科书都把交易媒介定义为货币最重要的功能。经济学家讲述货币故事时,绝大多数以幻想的以物易物世界作为开头,你给我一个土豆,我给你一个钱币。
 
看起来,无论中国古人的造字,还是后代的教科书,都在说一件事,暗示了一个普遍的认知,那就是货币起源于交换。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也是这样观点。
 
他就认为,货币是以物易物的一种简化,尤其是金银等贵金属。
 
他曾经这样说,“假如他用以交易的物品,不是牲畜,而是金属,他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他可只按照他目前的需要,分割相当分量的金属,来购买价值相当的物品。”
 
亚当.斯密继承也强化了经济学家的一个传统,那就是认为货币起源于以物易物。
 
之后,不少经济学家以及教科书,都言之凿凿地断言交易行为发生之后,必然产生货币。
 
这一观点看似正统,却也引发一些争议。
 
问题在于,人类的交易行为如何起源?
 
是否一开始就是以物易物的方式呢?
 
这种看法很符合逻辑,但是是否符合现实呢?
 
中国关于交换的记载很早,可见于神农氏时期,《周易》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这种行为,是一种交换还是一种馈赠呢?
 
货币在其中起多少作用?
 
不少人类学家,和经济学家看法就不一样。
 
他们认为,最先出现的是一种近乎礼物的馈赠。
 
比如美国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对于各种交换的故事,就提出一个问题,说这些故事都不像真的。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他怎么会愿意在这样的地方开办一家杂货店?他如何进货?如何安排这个幻想故事发生的时间以及地点:我们在讨论穴居人、太平洋岛民,还是美国的边疆居民?”
 
他认为,经济学关于货币最早源于交易的论点,很可能并不符合现实。
 
剑桥大学学者卡罗琳·汉弗里的研究,也指出一个关键,“从来没有人描述过纯粹的以物易物经济的例子,更不用说货币从中诞生的过程。”
 
货币主义大师米尔顿·弗里德曼也提供了一个案例,来说明什么是货币。
 
太平洋上有一个小岛,人口只有5000到6000人,叫雅浦岛(Yap)。
 
岛上没有金属,唯一的资源就是石头,在消费中他们支付石轮—— 一种当地人叫做费(fei)的媒介。
 
费是什么呢?来自离雅浦岛400里的另外一个岛上,是石灰石。
 
石灰石不轻,岛上的交易结束,往往不移动笨重的“费”,而让它留在原处。
 
甚至,费上连标志也懒得作。
 
据说,岛上某家人运回非常巨大的“费”,但是却在靠岸时候,一不小心,沉入海底。
 
奇妙的是,“费”沉入海底对那家人没啥影响,当地人还是觉得他们拥有那块“费”,这家人还是被认为岛上最富有的人。
 
大部分现代世界的人,听完这个故事,第一印象可能会认为这个小岛的人很奇怪,甚至愚蠢落后。
 
但是这个故事,其实揭示了货币的本质,那就是货币就是信用,别人觉得你有,你就有,哪怕你把它沉在海底。
 
所以,货币的本质,就是大家基于信用共同并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
 
换句话说,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的货币,也许在当地看起来理所当然,但是出了当地或者在别的国家,却不一定被接受为货币。
 
对货币的讨论,谁对谁错可能无法断言,这都是人类知识与智力探索的边界。
 
我认为,从货币的理解,人类学家可能比经济学的角度更正确。
 
在人类的起始阶段,人们并不易货,而是互相馈赠,有时以进贡的形式,有时会在晚些时候得到回赠,有时则是纯粹的礼物。
 
这种馈赠活动,自然地在人情世故的内心“账簿”上呈现为“我欠你”、“你欠我”之类的余额。
 
在熟人环境中大家彼此记得就是了,在不那么熟悉的人群之间,媒介就是信用,而货币的本质进一步也可以归结于欠条;欠条可以以各式各样的物品来记录或者保证,只要社群中大家都承认它就行。
 
久而久之,代表欠条的物品逐步标准化,集中在少数集中物品上,慢慢进化成大家都认可的货币媒介。
 
换而言之,货币可以视为一种代表信用的合约安排。
 
这样,在人类学家的视角下,货币起源于馈赠,而不是交换。
 
货币的本质是信用,这初听起来,有点不好理解。
 
但是你看看身边的案例,其实就理解这背后道理。
 
小时候发压岁钱,叔叔给你100,这不是白给的;你家人也需要给叔叔的小孩红包,而且大小肯定差不多。
 
人情来往也是这样,今天搬家送多少,回头结婚送多少,大家心里,都有本帐。
 
当人类社会从小群落发展到大社会,货币的形式可能变了,但是货币的本质没变。
 
可以说,从太平洋小岛的石灰石,到今天的现金簿上写多少数字,其实就是“我欠你”多少的意思。
 
从本质上看,人类货币体系,是建立在信用之上。
 
在传统经济学中,金融体系或者货币,仅被视为实体经济的面纱。
 
甚至,货币的作用,也就是把产量转变成价值的翻译功能。
 
从上面的理论视角来看,这种认知显然不正确,事实也是如此,金融系统在现代经济中所起到的是核心作用,尤其货币非常重要,而不仅仅是面纱。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以及包括这次新冠疫情冲击之下,美联储进行了货币政策的大胆试验,为上述信用货币理论提供了新的论据。
 
2007年年底,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仅有9000多亿美元,到今天已经高达7万多亿美元,而美国货币总量增长远低于此,可见货币央行“发钞”并没有盯住某个具体的锚,而是可以通过信用自由创造。
 
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脱离了“锚”的约束之后,央行的权力与影响力无疑大大增加了,这种情况下,央行应该以什么准则来建立对自己的约束?
 
这无疑是QE时代值得思考的重大问题。
话题:



0

推荐

徐瑾

徐瑾

278篇文章 2年前更新

青年经济学者,经济人读书会创始人,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专栏作家。 微信公号《徐瑾经济人》(econhomo)主打人文与经济的分享,近期出版《不迷路,不东京》、《白银帝国》、《印钞者》、《凯恩斯的中国聚会》、《中国经济怎么了》、《有时》等,多次入选“最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等评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