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谈到大国竞争,绕不开凯南的“遏制”理论,推动了冷战形成;但他强调更多政治遏制,形势却发展到了军事遏制,甚至全面遏制。
 
  文丨FT中文网专栏作家、公号《徐瑾经济人》主理人 徐瑾
 
  说到大国竞争案例,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美苏争霸。“遏制”理论,作为美国对苏联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值得回顾与研究。不过,当时这一理论的提出者,不是来自资深的苏联问题专家,或者政府首脑,而是一个30岁出头的年轻人。
 
  他就是乔治•凯南,可以说,他是影响冷战思想的重要人物。他在外交领域的思想作用,迄今仍旧少人超越。
 
01.凯南其人
 
  在乔治•凯南这个人身上,存在着太多炫目标签。“长电报”作者、冷战“遏制理论”之父、外交界的睿智长者、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双料得主、受大众追捧的历史学家……
 
  更值得羡慕的是,这个人寿命还很长,活了一个世纪那么久。凯南出生于1904,2005年去世,跨越了整个20世纪。在一百零一年的时间内,凯南生生见到自己的预言变为现实,自己的理论从边缘到主流,再从主流到边缘的循环。
 
 
  回来看凯南的成名作,也就是遏制理论。有人评论,这一理论成为美国几代冷战决策者和分析家对苏政策的试金石。这背后,有凯南的个人因素,也有时局因素。
 
  关于美苏竞争,对于今天的美国年轻人,恐怕是很难想象——美国,曾经有苏联这样一位强大的对手。苏联的军事、政治、技术甚至经济,都给与了美国很大压迫感。在1956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对美国宣称,“我们将埋葬你们”,当时没有人觉得这是笑话。
 
  可以说,二者的对抗持续多年,决定了二十世纪的历史。可是,这两个国家,在二战中,曾经携手对抗纳粹,昔日盟友如何变为敌手?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外界多数人,还沉浸在一片乐观的和平情绪之中。美国和苏联之间角力却悄然开始,美国昔日的强大盟友正成为其当下的最大敌人。不过,当时美国苏联刚从艰苦的战争中走出,各方面,其实都承担不起再打一场热战。
 
  凯南的出现,开启了冷战战略构想。1946年2月2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胜利纪念日的第九个月,当天,乔治•凯南从莫斯科向美国发回一篇长电报,字数是5540个字。他当时的身份,是美国驻苏联大使馆的代办。随后的1947年7月,凯南以“X先生”的身份,在《外交事务》上,匿名发表了一篇文章,主题与长电报类似。他在其中提出“遏制政策”,指出苏联缺乏安全感,又难以妥协,因此和美国合作不太可能,而苏联又是美国的威胁,因此应该采取“遏制”政策,来应对苏联的扩张。
 
  他指出,苏联方面信奉扩张主义,也是一种狂热的政治力量,它认为与美国之间不会有永久的和平。在苏联方面来看,如果要保存苏联的力量,则破坏美国社会、抛弃美国传统方式、摧毁美国国际权威都是必要的。那么,美国应该如何回应?美国只能摧毁它或者改造它,才能得以生存。
 
  结论是,美国与苏联当局不太可能合作。不过,没必要诉诸战争。所谓“遏制”策略,就是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这会让苏联政权衰弱,甚至最终崩溃。
 
  从凯南的日记看,早在1946年,凯南就逐渐确立自己的观点。首先,“国土安全”与“统治世界”之间的差别,无法区分。因此,美国苏联必然面临竞争,只有两种可能性可以缓解苏联的压力:首先,在一段时间内削弱苏联的潜能,导致内部冲突;其次在外国持久有力的对抗影响下,苏联的政策渐趋缓和,不过这个过程会非常缓慢,且永远不会完结。凯南从美国国家利益出发,认为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为西欧制定一个富有建设性的计划,给予疲惫困惑的西欧人新的希望。
 
02.外交的想象力
 
  凯南的长电报与文章,不仅理性冷峻,而且文笔极具感染力,将苏联对美国的威胁论点,推向了更高的讨论热度。这两年,凯南迎来事业的顶峰,他的观点被杜鲁门政府内外传阅讨论——从日记也看出来,一个人风光的时候,日记也比较少,1947年,他日记最少。他当年被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委任国务院新设的政策规划室主任,也参与“马歇尔计划”系列重要规划。副国务卿艾奇逊评价:“你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凯南。”
 
  学者评价,正是从凯南的长电报开始,随后几年,美国外交有了最大的战略想象力的飞跃。结合遏制战略,一起有了全面的战略:比如“马歇尔计划”,决定了欧洲的命运,再比如“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则奠定了美苏军备竞赛基础。
 
  虽然,凯南提出了遏制理论,推动了冷战的形成;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他强调更多政治遏制,但是形势就发展到了军事遏制,甚至全面遏制。
 
  他认为,那些高高在上的美国政客,对于所有苏联盟国的态度是一致的,那就是,都是莫斯科的爪牙,看不到这些国家各自背景和差异。凯南认为,随着民族主义的发展,这些国家之间的分歧,早晚会凸显和激化。这些思想,在当时思潮下,自然是边缘。凯南,到了1949年夏天,他感觉自己已经是一个政治小丑,“时时刻刻都希望能引发众人的争论,好借此发布一些令人震惊的观点。自己冒着遭人厌恶的风险,仍然试图在平庸的同僚中引起关注。可惜到了最后制定决策时,却没有人会认真考虑这个小人物的意见”。
 
  可以说,从遏制理论出发,促成了冷战的升级,这成就了凯南的名声,却与凯南初衷违背。在五十年代,他与当权执政观念渐行渐远。1952年,凯南出任驻苏联大使,这是他期待已久的职位。但很快,他被苏联政府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上任不久就被驱逐回国。到1953年,凯南在心灰意冷中离开国务院,某种意义上也是被解雇。
 
  凯南被动退休之后,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邀请之下,他走上学术道路。当时,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云集不少学术明星,比如爱因斯坦、哥德尔、奥本海默等大咖。因为凯南没有学术背景,最开始同事很怀疑他的能力。但他很快证明了自己,此后连续出版二十本专著,这种勤奋背后是对于外界压力的回应。
 
03.凯南的俄罗斯情结
 
  读这些历史,我们不无感叹的是,凯南可以提出“遏制理论”,但是解释权以及使用权,却不再归于他,在于当权者,也在于媒体,在于公众,这种误解造成了历史的转折,使得冷战从理论变为现实——这既成就了他的知名度,也某种程度上造成他下半生的边缘地位。他一度愤愤地自我评价说,自己三十五年来为苏美关系发声写作,但这些努力备受误解,徒劳无功。
 
  或许如此际遇,因为种种误解与期待落空,让凯南对于美国社会常常感到失望。他说整个美国人生活正进入一种“漫长的、波澜不惊的麻醉状态”。而他尤其厌恶西海岸风气,每次去都有一种陌生感和厌恶感,“东部人看西部人就好像欧洲人看美国人一样。在我们东部人看来,西部人呆板、傲慢、肤浅、粗鲁、乏味,这跟欧洲人对美国人的印象简直一模一样。”
 
 
  与之相反,凯南虽然厌恶苏联政府,却对俄罗斯具备深厚感情。有意思的是,对比凯南在日记中倾诉对于俄罗斯的情感,他对于美国的情感则复杂得多。他甚至说过“被送到西伯利亚去(如果我是苏联公民,一定会被送去),也比生活在沉闷的派克大街好得多”、“我的俄罗斯情结比我的美国情结纯真得多、厚重得多。”
 
  这就是乔治•凯南,一个真诚、深邃而不失复杂与有趣的人物。了解一个人观点,大概不必读其日记。但是读了其日记,往往意味着,和他本人,可以有更深入的对话。如果将凯南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标本,他的内在世界也很有意义。凯南收集的自身相关资料非常丰富,有330盒,其中日记占据了12盒,页数超过8000页。他就认为,日记甚至比信件“更私人”、“更有思想”——内向如凯南,更多时候他与世界的互动不过是与自身对话的外在投射。
 
  即使在今天的外交界,类似凯南这样的人物,也越来越少。外交变得越来越缺少理论与思想,而更类似武力的炫耀与赤裸的实力威胁。
 
  今天提到冷战,很多人觉得很糟糕,但其实冷战的意义,就是避免热战。回看历史,类似美国苏联这样从国际利益到意识形态都全面对立的大国,能够维持遏制政策或者冷战,过去觉得是遗憾,今天看来倒是觉得有种克制的光芒。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部分取材以往书评
 
  更多可见微信公号 徐瑾经济人(econhomo),徐瑾财经(jinfinance)
 
  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话题:



0

推荐

徐瑾

徐瑾

278篇文章 2年前更新

青年经济学者,经济人读书会创始人,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专栏作家。 微信公号《徐瑾经济人》(econhomo)主打人文与经济的分享,近期出版《不迷路,不东京》、《白银帝国》、《印钞者》、《凯恩斯的中国聚会》、《中国经济怎么了》、《有时》等,多次入选“最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等评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