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有件事刷屏了。
简单说一下,就是两位大师和6000美金的往事。
学者李泽厚90年代在香港时候,当时状况不好,金庸赠送6000美金,李拒绝了;金庸去世后写文章,他说起往事,不拿是因为钱少,结果被群嘲,骂声一片(可见图片)。
多数网友第一反应,李泽厚是谁,和李嘉诚啥关系?
呃,李泽厚与李嘉诚原来没关系,甚至有人说那么是不是蹭热点?
 
 
第二反应,那么他怎么这样啊?甚至比喻成《水浒》里面在柴进那边不被待见的武松。
当年武松还不是打虎英雄,投奔柴家不久颇受冷遇,从上到下都不喜欢他,生病了也没人管,他自己说“我初来时,也是客官,也曾相待的厚。如今却听庄客搬口,便疏慢了我,正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李泽厚不同,他出国的时候已经名满天下,对自身期待自然不同。
 
先说说李泽厚是谁。恐怕不少人不知道李泽厚是谁,更不用说读他的书,我先补充点背景知识。李泽厚被认为是美学大师,《美的历程》风靡一时,八十年代已经声名鹊起,国内一时人物,去国相当于再世为人。
复旦严锋就说“李泽厚先生在60多岁的年龄不吃老本,自食其力,开始一种全新的学院教学生活,真心佩服。”
我出生晚,不算李泽厚粉丝,也不很喜欢美学,但是李泽厚的学术地位不用怀疑,从八十年代到今天,从国内到国外,有过人之处。
 
星球朋友@老刘在得克萨斯 在微博评价:“李老师曾回忆他初到美国,用英语备课和讲课的艰辛,不为名气所累,下了苦功夫。同辈中没有人能做到,晚辈中也很少人做的到。”
 
当然,李的学问刻苦这事无关,但是其他可以一说是,李人品大节学问如何,已经被时间证明。
 
回来说金庸和李泽厚,怎么看?就事论事而言,我觉得李泽厚没错,金庸当然也没错,哭着喊着要几文打赏的网友,确实不太理解这种精神。
 
目前争议有两点:
 
首先,能否因为钱少而不拿。
 
有微博网友说对钱的态度,对施与自己恩惠的人的态度,可以看出其人品,这种话大概代表主流,觉得李既然都去金家了,人家给多少就都该感激。
 
有恩就一定要接受么,何况是小恩小惠?
 
这种看似质朴的正义感背后,无非洋溢着市侩的判断。
 
有人觉得多和李泽厚觉得少,并不矛盾。六千美金当年在在国内不是小数,但在美国来说,和现在区别没那么大,大家可以换算下每年2%通胀。
 
别说钱多钱少不重要,每个人暗中都有价码,都是帮衬,价格不同定义确实就有所不同。90年代情况很复杂,这件小事从最简单的方面来说,就是金庸很可能没把李泽厚当什么大人物,尤其和李自我认知有大差距。
第二点,就是这事该不该提。
 
也有人说他不该再提,可是他如果拿了钱又嫌少,自然不该说,那没拿钱再说一次,有何不可?何况,这也不是抹黑金庸,李的个性如此。这篇文章他写得很直白,所以引来那么多人骂他,说他没境界的人,多少真的理解其人?
 
这些众口一词下,洋溢小市民的集体正义感,看起来很符合人情世故,但其实也廉价得很。
 
如果有补充的,无非就是是否应该在悼文里面说。按照常人的厚道做法,这样做显然不太符合中国人惯例。但是中国人惯例多数是和气生财,什么都不说,李本身或许有洞察世事以免,但总体并不是情商很高的人,他显然在这件事中有些受伤,如果不写,耿耿于怀,在悼文写有人觉得不合适,不再悼文写,再写一篇是否又小题大做?
 
李泽厚给学生著作写的耿直序言
 
这当然也不怪金庸,金庸这件事做得没错,而且金庸出身企业,一厘一毫都来之不易,这是学问家李泽厚难以体会的一点。
 
但是大家对李泽厚也宽容一些吧,李即使在逆境,对自我有坚定期待,对于别人待遇自然敏感。落了毛的凤凰,别人不当凤凰,自己就更不能不把自己当回事吧,我还是满佩服李老师在困难中不拿这笔钱 。
 
媒体曾经报道,李泽厚祖上姓王,“李”为赐姓,高祖父曾是江南水师提督。世家弟子,不满意一般不会当面提,但是被人看轻一次,总是很不爽,一辈子总是要想办法扳回一局。这或许是也是李多年之后,还是耿耿于怀的原因吧。
第三,如今暴风骤雨的批评,倒也颇堪品味。
 
这不仅是个缺乏土豪的时代,也缺乏体面,很可能连要饭的尊严都没有的时代,都流行给了总比不给好的下等乞丐心态。
 
好玩的是,李泽厚的骄傲,却被用家里短长一般的讨论来定义。
 
有人吃嗟来之食津津有味,看到有人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就涌上了千万匹道德感,十分看不惯。我们当然应该尊重土豪,但是非要逼的每个人都对小恩小惠感恩戴德才好么?乞丐也好,打秋风也好,也分几等,李泽厚先生和这些人一个档次,当年就不必去国,体制内搪牢铁饭碗好了。
 
最后,这件文人小事,当下那么流行,其实也是戳中时代隐秘痛点。
 
刚刚富起来的软阶层们,往往自动代入土豪角色,觉得自己全世界都来抢自己的那一份子,占自己便宜。大boss不敢说,穷亲友是最容易挤兑的,所以你穷你有理之类的话,那么流行。
 
可以想象,越是说感谢帮助的人,往往别说对陌生人,对亲友估计都锱铢必较的人。
 
古人赠金,多半是暗中赠送,单雄信和秦叔宝的做法是老派对国士做法,只能向往,不可能苛责。金庸先生和李泽厚先生其实也是老一辈的人,他们圈子与处事原则和今天网友有所不同;旧日精英世界的交往规则,如果以今时朋友圈伦理来划定,那么结果自然是滑稽的自说自话。
 
当下一边倒的批判,处于情绪与义愤的自燃,然而时过境迁再看,真的合适么?两位先生的作品,对于受惠者都是无以为报的,对于思想家,关注思想更应该多于小节。当年,即使李泽厚拒绝接受6000美金,金庸感到诧异,但是两人能够继续聊天,金先生还是送李泽厚出门,这也是处事风范。
 
大家在纪念金庸大侠之余,也多学一些他的包容吧。
话题:



0

推荐

徐瑾

徐瑾

278篇文章 2年前更新

青年经济学者,经济人读书会创始人,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专栏作家。 微信公号《徐瑾经济人》(econhomo)主打人文与经济的分享,近期出版《不迷路,不东京》、《白银帝国》、《印钞者》、《凯恩斯的中国聚会》、《中国经济怎么了》、《有时》等,多次入选“最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等评选。

文章